优秀教案的灵活性使得教师可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为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我们需要写好教案,以下是瑞文巴巴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比较2和3数学教案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比较2和3数学教案篇1
设计背景
小班的小朋友对事物特征的认知还不是很全面,所以我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对事物有更全面的认识。
活动目标
1、 比较物体的大小,按大小规律排序。
2、 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述物体的特征。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1、认识大和小的概念。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球(鞋子、衣服、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大和小
1、 出示颜色和大小不同的两个球,让幼儿观察这两个球有什么不同?
2、 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3、 请幼儿观察周围的东西或者想想见过的东西,什么大,什么小?
二、学习比较大小的方法
出示大小差别不大的两个球。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教师小结:
1、把两个球摆放在一起,就知道谁长,谁短。
2、出示大小不同的3个球,比一比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3、谁最大?谁最小?
4、用“xx比xx大,xx比xx小” 句式来说说3个球的大小。
教学反思
在这教学过程中,幼儿都能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把自己所看见过的物体拿来做比较。
比较2和3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比较两样或三样物体的轻重并学习作好记录。
2、初步感知物体大小、数量、材料与轻重之间的关系。
3、对数学操作活动感兴趣,通过操作提高分析、比较、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自制简易天平称人手一个、每人一份操作材料(一颗弹珠、一只塑料小熊、大小纸团各一个、五片雪花片)、每人两张记录用纸、水彩笔一支。教师记录用纸两张。
活动过程:
1、比较两只熊的`轻重引出课题。
2、幼儿操作比较两样物体的轻重并作好记录。
3、总结发现。
⑴同样是纸团,在什么情况下会重一些?(体积大)
⑵同样是雪花片,在什么情况下会重一些?(数量多)
⑶为什么纸团大弹珠小,比起来还是弹珠重?(材料不同)
⑷为什么雪花片数量多,弹珠只有一颗,比起来还是弹珠重?(材料不同)
4、教师操作记录比较大中小三只熊的轻重。
5、幼儿操作记录比较三种不同材料的物体的轻重
比较2和3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远近的含义,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远近,并初步学会记录。
2、在游戏中体验比较远近的乐趣与成功感。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有自然测量的经验。
2、各种可以用来测量远近的工具:纸棒、盒子、绿茶瓶、书本、小筐……
3、6个装有(即时贴1条,记录表1张、记号笔1支、粉笔1支、五角星贴贴纸1枚的小筐。
4、地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目测远近。
1、幼儿排成一队随老师进教室,立正站好。
师:谁离黄老师最远?谁离我最近?
2、幼儿坐成半圆形。
师:谁离我最远?谁离我最近?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原来用目测可以比较远近。
二、工具测量远近。
1、a和b(两个坐得比较近,目测不出来离老师的距离)谁离黄老师近?谁离我远?(出现争议)
2、目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测量远近?(工具:如手、脚等)
3、请一个幼儿用手或脚测量,老师观察指导。
师:现在我站起来,凳子就代表我的位置。
(预测:1。幼儿测量正确:他量得真好,开始量的时候手或脚会和他的凳子碰一碰,量到最后会和我的凳子碰一碰。
2。幼儿测量不正确:开始量的时候手或脚要和他的凳子碰一碰,量到最后要和我的凳子碰一碰。一只手要碰到另一只手,脚跟脚尖要碰住等。)
4、出示箱子里的各种物品(纸棒、盒子、绿茶瓶、书本、小筐……)。
师:我这有好多东西,它们能测量远近吗?
幼:能。
师:我请一个孩子来试试。(师及时纠正和指导)
三、跳远比赛。
1、比赛:刚才我们学习了用工具测量远近。你们想不想来一次跳远比赛?现在我请小朋友三个人一组去领一份材料,找到一空地,贴上及时贴,每个人轮流跳,跳到哪用粉笔做记号,其他两个人分别测量、做记录,记录表的上面一行写学号,下面一行写远近,最远的贴上代表冠军的星星。
2、检验(重点检查两份记录表)四、延伸活动——测量地图。
师:刚才的跳远比赛每组都产生了一位冠军,现在他们要代表我们班去体育馆参加比赛。这是一幅幼儿园到体育馆的地图,你们看得懂吗?
幼:有一条路上有酒店,有一条路上有医院,有一条路上有银行……师:你会选哪条路?为什么?
幼:近,可以节省时间。
师:到底哪条路最近呢?我们一起回教室量一量吧!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比较2和3数学教案篇4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熟练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
2.通过对小数大小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小数位数不同时比较大小容易与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混淆。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5分钟)
1、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谁能快速完成上面数的大小的比较。
2、播放ppt。
937○899 4124 ○4214 1001 ○699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ppt。
师:这是前面我们学过的整数大小比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谁来跟大家说一说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位数→从最高位开始比)演示ppt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全班读一遍。
二、尝试探索,提示课题(1分钟)
出示跳远动画。 师:他们在进行什么比赛?
这儿有一张4名学生的跳远成绩记录单,同学们根据信息发现了什么?
对,他们的成绩是用小数来表示的,怎样才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三、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21分钟)
出示例5:
姓 名 成绩/m
小 明 3.05
小 红 2.84
小 莉 2.88
小 军 2.93
设问:你从表中明白了什么?请充分思考后再作答。
(一)探究整数不同的小数比较方法
师生共同探究,反馈。
师:谁会是冠军?也就是跳得最远的那个是谁?
生:小明肯定是冠军。师:你确定吗?
师:你的眼睛真厉害,一看就看出来。你能跟大家分享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小明成绩的整数部分是3米,而其它的都只有2米(出示课件3.05m>2. m) 。
师:你的意思是先比较小数里的什么部分?生:整数部分,(板书:整数部分)大家同意吗?
根据学生认可,板书:
小明
3.05m>2. m
学生明确后,并出示课件:先比较整数部分,小明的成绩整数部分是3,其他同学的成绩整数部分都是2,3>2,得出:3.05大于2.84、2.88、2.93,所以3.05是最大的。因此小明跳得最远,是第一名。
(二)探究整数相同的小数比较方法:比较十分位
师:第二名能确定了吗?接着来看一下,小红、小莉和小军,谁跳得最远?学生探究,反馈交流。
(可能情况:直接利用数位比较,十分位上前者是9,后者是8;或化成厘米进行比较,这样就转化成了整数,值得鼓励;或从有几个小数单位去分析,也能得到结论等等。学生的思维应加以鼓励。)
生:……你的脑筋转得真是快,一下子就能比出来。你能跟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吗?
师:我们刚才是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猜猜我们接下来要比较的是哪一部分的数呢?(板书→)比较的是小数部分的哪一个数位上的数呢?提示:是十分位还是百分位?为什么?谁来说一说?(因为小数部里的最高数位是十分位)
2.84、2.88、2.93
生:整数部分都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小军的成绩十分位上是9,小红和小莉成绩的十分位上都是8, 9>8,所以2.93>2.8()所以他们三人中,小军跳得最远。(提示:98在什么数位上?)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请你坐下。(根据学生回答出示ppt.)
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根据学生认可,板书:
十分位 小明 小军
3.05m>2.93m
学生明确后,并出示课件: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小军的成绩十分位上是9,小红和小莉成绩的十分位上都是8,9>8,得出2.93大于2.84、2.88,所以他们三人中,小军跳得最远,因此,小军是第二名。
(三)探究整数相同的小数比较方法:比较百分位
师:接下来依此类推,你能确定谁是第三名和第四名了吗?
生:……(在学生回答时,适当根据板书提示学生)根据学生回答出示ppt.
师:你的分析能力非常强,请你坐下。其它同学同意吗?
根据学生认可,板书:
百分位 小明 小军 小莉 小红
3.05m >2.93m > 2.88m >2.84m
学生明确后,并出示课件:整数部分和十分位都相同,就比较百分位。小红的成绩百分位上是4,小莉的成绩百分位上是8,8>4,所以2.88>2.84。 所以他们两人中,小莉跳得更远。因此,小莉是第三名,小红是第四名。
(四)整理比较结果,梳理比较方法
师:他们的名次是怎么排列的呢?出示课件:最后比较结果:
小明 小军 小莉 小红
3.05m >2.93m > 2.88m > 2.84m
师: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根据刚才的比较,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板书概括: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百分位上的数也一样大,就看千分位上的数,依次这样比下去(板书:千分位……)。师:你的语言组织和概括能力真强。
最后出示课件: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首先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从十分位上比起,十分位数字大的该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比较百分位上的数字,百分位上数字大的该小数就大,依次这样比下去。
四、巩固训练(10分钟)
师:刚才老师看到了你们非常善于思考,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智慧大闯关的游戏,看看谁的速度最快。有答案了马上举手。出示课件:
1.比较下列小数的大小:
2.3 ○ 3.3 0.93 ○ 0.94 4.50 ○ 4.5
0.057 ○ 0.053 6.9 ○ 6.8 0.99 ○ 1
在学生回答时,并让他们根据板书说出比较的方法,让他们说出先比较整数部分,如果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
师:刚才,同学们成功地闯过了第一关,先别骄傲,接下来,请大家迎接新挑战。同样是有答案了马上举手。(同样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题目设计由浅入深,让学生一步步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师:出示幻灯片
2.请把这些小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4.0, 4.9, 3.7, 5.1, 4.2
( )t;( )t;( ) t;( )
3.买东西(出示幻灯片)
4.判断题
1、把5改写成以0.1为单位的数是0.5 ( )
2、2和3之间一共有10个小数。( )
3、0.030和0.003大小相等, 计数单位也相同 ( )
4、有人说: 5.6元比8.6米小。 ( )
5、0.08和0.080大小相等,但计数单位不同 ( )
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1分钟)
作业:第42页练习十,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
七、板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先看整数部分 3.05 > 2.□□
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 2.93 > 2.8□
整数部分和十分位相同,再比较百分位 2.88 >2.84
比较2和3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此游戏活动,使幼儿出不理解粗细概念,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请幼儿将粗细相同的用线连起来。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长度相同,直径明显不同的木棒3根,每根棒的两端尽量一样粗。
2、黑板上高度相同,直径明显不同的圆柱体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请幼儿观察情境图“三只小猪”的内容,请幼儿找一找什么粗什么细。(如:粗的树和细的树、粗的萝卜和细的萝卜等。)
二、基本过程
1老师将粗细不同的物品排成一排放在一起,请幼儿找出哪个粗哪个细。(如:铅笔细,油画棒粗,老师的杯子粗幼儿的`杯子细等。)
2让幼儿再次感知粗细。
让幼儿观察铅笔画出来的字和蜡笔画出来的字有什么不同,观察老师杯子的影子和幼儿杯子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如:铅笔画出来的字细,蜡笔画出来的字粗。老师杯子的影子粗,幼儿杯子的影子细等)
老师发给每个幼儿手中两个物品,一个粗,一个细,当老师说到把粗的放在头上,幼儿做相应的动作,老师说把细的放在脚下,幼儿做相应动作。
三幼儿探索操作
1幼儿用书
请幼儿观察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
数数看有几只毛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有几个数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想一想,粗的笔会写出哪个数字?细的笔会写出哪个数字?
请幼儿帮每个毛笔找到他的数字朋友,连在一起。
四、游戏:我和杯子做朋友
过程:老师带领小朋友边走边拍手说儿歌:小朋友,走一,走,小朋友,跳一跳,我们一起玩游戏,找个杯子做朋友。说完,老师说指令:快快走到粗的杯子旁边。快快跳到细的杯子旁边。幼儿做相应动作,幼儿会玩后也可以请某个幼儿来说指令。
教学反思
1.比较的物体太少。
2.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
3.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
比较2和3数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掌握运用重叠、并放等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为5以内的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2.能够运用“一样多”“……比……多一个”“……比……少一个”描述比较结果。
3.愿意按要求进行数学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课件《对应比多少》。
2.5个有盖的小瓶(塑料药瓶即可)。
3.幼儿每人一个小盘或小纸袋,内装数量多一个、少一个或一样多的两种物品,如4张纸片、5粒花生等。
4.打印材料:五只小兔、五个蘑菇,五只蝴蝶、四朵花,四个小朋友、五把小伞。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瓶子和瓶盖是好朋友,它们经常一起玩,今天瓶子们又去找瓶盖们玩了,可是有一个瓶盖出门了不在家,就有一个瓶子没有找到瓶盖一起玩,怎么办呢?
二、讨论多和少。
1.教师出示散放的5个小瓶和4个瓶盖,请一个小朋友把瓶盖盖上。讨论:谁多、谁少?怎样才能一样多?
2.教师添盖上一个瓶盖,验证幼儿的讨论结果。
三、找一找,比一比。(播放找一找,比一比)
1.教师出示图片五只小兔、五个蘑菇,五只蝴蝶、四朵花,四个小朋友、五把小伞,请幼儿找一找谁应该和谁是在一起的?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小兔爱吃蘑菇,是在一起的;蝴蝶喜欢花朵,是在一起的;小朋友下雨打伞,是在一起的。
2.教师请幼儿将图片小兔和蘑菇、蝴蝶和花朵、小朋友和小伞在黑板上进行对应重叠或并放摆放,鼓励幼儿用“一样多”“……比……多一个”“……比……少一个”来描述结果。
四、请幼儿将小盘或小纸袋中的两种物品进行一一对应,比较多少。
教师引导幼儿用重叠、并放等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并用“一样多”“……比……多一个”“……比……少一个”来描述结果。
五、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20~21页的添画、粘贴、连线和数数练习。
教师引导幼儿完成练习。
活动延伸:
1.在日常活动中,请全班幼儿一个男孩拉一个女孩的手散步,观察班上男孩、女孩的多少。还可引导幼儿观察毛巾架上的毛巾是不是和毛巾架上贴的名字一样多等。
2.家长在家引导幼儿运用“一样多”“……比……多一个”“……比……少一个”描述。
比较2和3数学教案推荐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