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都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为目标的,所以认真写教学反思是很有必要的,想要成为优秀的教师,我们就一定要掌握写教学反思的技巧和能力,瑞文巴巴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书法教学反思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书法教学反思篇1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深深地为学生的学书法的热情所感动,也为学生的畏难情绪、半途而废而忧虑,现在觉得有必要培养学生学书法的良好习惯、意志品格。郭沫若同志曾经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把字写得合乎规律,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现在的小学生决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家庭溺爱,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性格,普遍具有娇气、懒散、任性、自私、孤僻等缺点,同时他们心理素质较差,经不起挫折,遇到困难往往畏缩不前信心不足。教师可在书法教育中通过有意识的循循善诱,多谈心,多讲书法家小时侯刻苦学书的故事,多讲有关书法的奇闻趣事,调动其积极性,展示其作业,肯定其进步。运用鼓励其积极与他人切磋、交流等手段,逐步督促、诱导其培养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善始善终,乐于和他人友好相处,注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等好习惯。总之,在书法教育中,通过正确的教育、诱导、鼓励、肯定等手段,能够使学生克服枯燥单调的心态,潜心于书法练习。当小学生处在心平气和,专心致志临写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在培养专注学风的同时,他的心理特质会渐趋成熟、稳定,原先可能存在的浮躁、马虎等缺点也会得到很好的纠正、克服,从而有效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强的意志品格。
从古人学习书法来看,古人作书以通身之精神赴之,每晨起,令书童磨墨满砚池,以供一日挥洒,数十年如一日。如“智永学书积年,秃笔入于翁,一翁皆容数石,后埋于地,号“退笔冢”(尚书·故实);明初书家宋克“社门染瀚,日费千纸,逐以书名天下”;邓石如“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墨尽,寒暑不缀”(包世臣〈〈艺舟双楫〉〉)。古人能力学不倦,而后名世。今人学书也不能避此而另寻蹊径的。
书法教育中,一项基本的内容就是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地练习某一字体的规范。这种练习需要从量到质的保证。如学生每天在校练习三十分钟,回家再坚持半小时。不论是寒冬腊月,还是烈日酷暑,自始至终地坚持着。其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感知,不断认识,不断实践的过程,是不断反复提高的过程,也是小学生自己亲身体验的过程。反复让学生在认识坚持意志对学书重要性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正反的意志表现来亲身感受。这种长期反复磨练,也伴随着良好行为习惯,
意志品格的产生巩固。而学校的兴趣小组的学生、教师、家庭,由于种种原因,老师很难要求学生在量、质上保证。
书法教学反思篇2
中国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首先注重引导学生对字体的观察,尤其是字的整体形态、字的.间架结构、字的偏旁组合、字的重心与特征等,字形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在教授书写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在观察的基础上尝试书写,注重突出笔画的特征表现,引导学生理解下刻意练习。当然必要的示范还是很重要的,我会结合书法多媒体教学软件,
示范笔画和行笔的技巧等,一般会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边演示边讲述,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领会,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造型美,刻意展示书写细节问题,答疑解惑,这样能使书法教学的效率提高。
在课堂时间安排的分配上,以学生理解基础书写为主,挑出主要的问题集中讲解,因为书法课只有四十分钟的时间,学生们物品准备尽量放在上课铃声之前,这就要提前三到五分钟去班级领学生带到书法教室,收拾书法用品需要十分钟,讲授5~10分钟,书写20~25分钟,评价展示作品五分钟,整个课堂安排还是非常有序而紧张的。
书法教学是学校日常教学的一部分,课堂上的理解与书写是比较浅显的,课后的不间断的练习是让自己书法不断进步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书法教学反思篇3
书法教学不是单调、枯燥的“讲练式”,而应在内容制定、环节设计、训练手段、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让学生全方位、全身心地投入。
一、内容制定重合理、激发学生兴趣。
唯有符合学生接受能力、轻松活泼的内容,才能激起他们积极的心理情绪,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期待。书法教学内容不外乎笔法、字法、章法三大类,把这些生硬刻板的三“法”巧妙地化解成一块块学生喜闻乐见的“小甜点”,即在每堂课中选取一个吸引学生眼球的名字,确定一项大家都能胜任的作业,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顿会高涨。如在上述案例中,四个动物名称“牛、羊、马、犬”均为独体字,有相似的结构特点,归结要点能清晰、明了。再加上十有八九的孩子均喜欢动物,为课堂的导入提供了融洽的氛围。在《瞧这一家子》一课中,我把不同类型的八种钩(竖钩、横钩、斜钩、卧钩、横折钩、竖弯钩、横折右弯钩、耳钩)称作“一家子”,汇总在一节课内来练习,虽然量很多,但由于之前对每个钩都作过单独训练,学生对它们并不陌生,没有丝毫畏难心理;又由于本课要求学生在比较训练中归结出八种钩的“共性”和“个性”,再加上拟人化的课题,内容制定不是蹈常袭故,而是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诱发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和信心进入到训练之中。这样的教例很多,如笔法教学中的《一对双胞胎》(长横和垂露)、《会变形的横折》、《波浪的启示》(斜捺)等等;字法教学中的《平衡术》、《让右法》、《“火”的活用》等均直涉结构要点;章法教学中,如《你最喜欢的.成语》(少字章法训练),《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诗句训练),《与众不同的设计》(章法创新训练)等等,认真构思定有成效。
二、教学过程重参与,丰富学生情感
书法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需要双方互相协作,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因此,学生不应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投入。在每一课的书法教学中,始终贯穿着情感体验,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不可能学有所获的。如在课堂教学中小组竞赛、个人竞赛、组间辩论、“小老师”示范、合作学习等方式的运用,将有效地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心灵沟通。教师正确使用竞赛机制,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从而使课堂充满健康的竞争氛围。竞赛方式多种多样,有班级中个人和个人的竞赛,使学生“见贤思齐”;抓住学生渴望成为小组中的积极因素,为小组争光的普遍心理,进行组间竞赛,增强团队疑聚力;自己前后习作的竞赛,让学生看到点滴进步,充满自信;跟其他班学生竞赛,进行“打擂台”游戏,更使他们兴趣盎然,情绪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兴奋状态。围绕某一焦点问题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在辩论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容纳他人观点。在“小老师”的组织下开展合作学习,学会关心他人,感悟协作团结,凝成团队意识。教学中,教师应鼓励每一位学生全方位地参与,而不是某一环节的局部。
三、训练手段重多样,培养学生意志
训练的严谨并不排拆手段的多样化,相反,多样化的训练应以严谨为本,以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格。目前的家庭大多以独生子女为主,这些小“太阳”常常表现出心理素质不健全的现象,如做事图快而不仔细,遇到困难往往退避而不坚强面对,学习容易松跨而不积极进取等等。书法教学能调理学生的这些不良心理,它虽然缓慢,但却是锤炼学生心理品格的“良药”。郭沫若早在1962年为《人民教育》题词中就写道:“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这对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细心,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横最容易误事,练习书法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事实已经证明,书法有一整套严谨的书学法则,在书写过程中如果不认真对待,往往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在书法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从一点一画入手,认真地去研究、体味,一丝不苟地进行练习、比较,在掌握书写技能的过程中毅力得以培养。在这方面,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佳话,如张芝的“墨池”,智永的“笔冢”等等,堪称顽强意志力的赞歌,永远值得后人思味、仿效。但在学校书法教学中,“苦行僧”般地要求学生以始终如一的情形来苦练书法,也是收效甚微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教师应从学生特点出发,改变一味的“讲练式”,依据所教内容的不同尽可能地丰富练习形式,如纠误法、补笔法、尝试法、书空法、比赛法等等。通过内容的调节和方法的变换,使学生始终保持练习的高昂情绪。
书法教学反思篇4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一般用粉笔或毛笔在墨板上演示,这有很大的不足,很多细微的动作无法使中后排学生看清楚,加之粉笔和学生的铅笔、钢笔在笔性上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教师的示范无法引起学生太大的注意力。而多媒体视频展台的运用,可让教师和学生一样坐着。用学生同样的笔,用学生同样的纸进行演示,使学生感受到更真实,更贴近他们,什么细微的动作都被学生一览而余,包括教师的坐姿,执笔方法,作业本的放置等,引起学生的注意,起到了真正的意义上的示范作用。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价值判断,因此,评价过程在书法教学中是必要的。而运用多媒体手段,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展示学生的书法作业,只要将学生习作放在展示台上,学生写的每一个字都会真实的展现在大屏幕上。由于这样展示的是最原始的习作,强化了习作中成功部分,也充分展示出不足之处,便于教师反馈矫正,也就避免了有小黑板展示让学生在黑板上书写造成的书写不习惯的弊端。
教师只需准备一支红笔,将学生写得不好的地方一一指出,并加以矫正,所有学生都能从中受到启示。通过视频展示台,还能把优秀的习作显现出来,进行欣赏,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激励了更多学生专心、读帖临帖。这样的评价反馈,使得学生注意力充分集中。当堂动手改正、当堂树立形象、有益于激发学生的习字兴趣,有益于迅速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寄书教学反思傅雷家书教学反思学书法心得体会
书法教学反思篇5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书法课教学反思。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经过将近半个学期的书法教学工作,反思有做得比较好的方面,也有很多今后需加强的方面。
一、观察。
我时常告诉学生要想把字写好先得学会看字,也就是所谓的观察。字形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我首先会把字规范地写在黑板上贴的米字格中,然后指导其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构字特点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加深学生对字的理解及印象,培养他们养成一种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示范演示。
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我在黑板上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边演示边讲述,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造型美,教学反思《书法课教学反思》。
三、训练。
训练是写字教学的关键,也是写字课堂教学的重点。我示范演示之后,学生对字的字形、笔画、运笔、笔顺,从整体到部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我指导学生开始写字。我首先指导学生的坐姿、握笔的姿势及方法,并时时提醒学生。对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随时纠正。然后让学生按描红—-临摹——练写的步骤进行书写。学生书写时,我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米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对于部分学生我手把手地教,手把手地写。发现有共性的问题,如笔画不到位,结构不合理,笔顺不正确,都要及时矫正,重新示范。
写字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的有: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
在写字教学中,尤其是在写字的起始阶段,教师要采用多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我想今后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1、经常讲一些古今著名书法家刻苦练习的小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2、随时展示或传阅学生写得好的习字本,给予表扬和奖励。
3、开展优秀作业展览,组织写字比赛等等。
二、渗透美育,指导学生把字写得更美。
要努力指导学生把写字延伸为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学生对审美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求美中才能获得写好字的强大推动力,使整个书写过程真正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每练一遍都能追求一个更高的标准。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写出正确、端正、整洁、具有一定美感的字。
书法教学反思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