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真正重视每次写读后感,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对书中的观点进行评价和分析,以下是瑞文巴巴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5篇,供大家参考。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篇1
生活就像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的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
对酸甜苦辣的滋味还是懵懂的时候,《平凡的世界》走进了我的生活。回想那时,对生活还没有太多的领悟,当时的我只是一个“看客”。现在的我再读这本书,读过之后,我被平凡世界里所展现出的不平凡的精神深深震撼了,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书中塑造的孙少安、孙少平可以说是中国大地上最为平凡而又普通、为生计四处奔波的农民。包含血泪的抗争中,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不轻言放弃,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努力活??
生活际遇的不同,孙少安和青梅竹马的田润叶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孙少安很清楚自己是一个农民,两人的身份悬殊太大了,害怕在一起会耽误了女教师田润叶的前程。自卑,让他退出了这场感情的漩涡。不尽的闪躲,犹如两条平行线,两人注定有缘无份!
命运又是眷顾少安的!他结识了一个体贴而又善解人意的山西姑娘——贺秀莲。她陪伴着少安走过了一场又一场的风雨。每顿饭基本是黑豆高粱稀汤,能吃两个黑面馍,简直就是奢侈。家境的窘迫,二人婚后只能住在村里饲养室的小窑里。但在秀莲看来,饿点没关系,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再难的日子都会充满温情。
家庭的贫困,物质的匮乏并没有消磨掉孙家人的亲情。少安、少平进城时,总会为家人置办点东西,或是买一包蛋糕,或是一双袜子,或是一块白毛巾……正是这浓浓的、血脉相连的亲情,才让这多灾多难的孙家人相互扶持,历经血泪的洗礼,携手走出一次又一次的生活困境。
生而坚强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磨难面前,有时候,人很脆弱:但,有时候,人又很顽强!
双水村推行责任制,孙少安眼疾手快,经过精心的筹备,建起了砖窑场。很快,家里的经济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灾祸,劈头盖脑就压下来了!砖厂,垮台了!父亲孙玉厚看着儿子和儿媳像嫩南瓜断了根蔓,只有干着急而给他们凑不上一点劲!雇佣村民的工资拿不出来,银行贷款也无力偿还。坚持,希望就在远方。到外县贷款,再加上弟弟孙少平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不服输的孙少安在妻子热忱的鼓励下,东山再起。整整沉寂一年的制砖机又轰隆隆的吼叫起来。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高中时期的孙少平,瘦高个,一顿饭只能吃学校最差的主食——焦黑的高粱面馍,连五分钱的丙菜都买不起!他经历了贫困、饥饿和孤独的折磨,忍饥、忍辱、忍冻,心中留下数不清的痛苦回忆很庆幸,书闯进了他的生活。慢慢地,他的视野变得开阔起来,不再局限于一方天地。尤其在遇到田晓霞后,思想的火花碰撞,更是让他的人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不想一辈子和“高加索山”捆绑在一起!他不甘心做一个平庸的人,想凭着自己的双手,走出双水村,到外面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未来可期
作者路遥在书中写道: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哥哥少安选择留在了农村,弟弟少平选择走到外面的闯荡。尽管选择不同,但是他们心里都有最朴素的憧憬,希望日子越来越好。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走过一段坎坷的旅程,润叶和李向前冰释前嫌,达成和解;田润生和郝红梅不惧世俗的目光,走到了一起……
不管生活有多艰难,朴实的他们依然努力的活着,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着自己的命运,唱响了一首农民的赞歌、一首平凡的赞歌。坚强的他们总在生活面前奋力抗争,即使头破血流,也不像困难低头。长满老茧的双手依旧谱写了一首气势磅礴的英雄史诗。这是一群英雄的人民。他们身上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
每一次充满希望的耕耘和播种,每一次沉甸甸的收割和收获,都给人带来很大的满足。在这片哺育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大地上,每个人生活中总会充斥着艰辛的滋味,但我们依然满怀期待,用一片赤诚之心,播撒汗水,收获希望……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篇2
最近重读了路遥的绝笔之作——《平凡的世界》,给人的感受和二十年前读它的时候一样,依然令人感动。这部一百万字的长篇巨著,作者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这是一部用生命来写成的书。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
一部好的作品会照亮人的一生,使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得到升华。《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那种屈辱苦难和艰辛的生活,正好与我曾经的心境和处境产生共鸣。我好像跟小说里的人物一起生活过,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恨情仇都那样鲜活的与我的生活交汇融合。每一个平凡的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我曾经为我下乡时所受的苦难而耿耿于怀,但是读了《平凡的世界》之后,与孙少平的那些关于奋斗、坚强、忍耐的精神比较,却相形见绌,《平凡的世界》白纸黑字的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做为一名普通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自己才能成为自已生活的主人。
在《平凡的世界》里,精彩的情感故亊撑起了平凡世界的一片绚丽天空。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形象感人,富有立体感的人物形象,书中的一个个主要人物,那么的真实,那么的善良,这是作家心灵的折射。少安与润叶的爱情,润生与红梅的爱情,少平与金秀的爱情,润叶与福堂的亲情,晓霞与福军的亲情,李向前与李登之的亲情,少平与金波的友情,少平与师傅的友情,润叶与晓霞的友情——这些人与人之间的爱情、亲情、和友情的一一展述,使我们在这些平凡的人身上体验到了人性的真、善、美。
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故事是这部现实主义小说中最为浪漫的一道彩虹,他们让我们知道真正的爱情是超越门第,超越贫富,甚至超越生死的。虽然他们的社会身份有着巨大的差异,但在思想上却达到完美的融合。他们被彼此的气质所吸引,在海阔天空的思想交流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而后又在更深的理解中将友情升华为爱情。这样的爱情稳固而坚贞,能够经受岁月的磨砺而焕然如新。可是,现实就是如此无情,在所有人都艳羡他们的爱情时,田晓霞却在采访黄原发洪水时因救人而溺水牺牲了。这确是令人感到悲哀!正如路遥在书中所说:“最令人痛心和难以接受的是,当生命的花朵正蓬勃怒放的时候,却猝然间凋谢了。人类之树谁知凋落了多少这样的花朵,冷落成泥,只有香如故……美丽的花朵凋谢了也是美丽的。”
把生活的苦难、残酷和卑微描写出来,是路遥的特色,许多作家都能这样做。而能够把年轻人的贫穷和窘迫写得此无辜、纯洁甚至可爱,这才是路遥的不同凡响之处。只有明白了作家对贫穷的这种诗意的态度,才理解路遥的作品。而路遥难能可贵的是,当他成名以后,他并没有忘记过去的苦难,而是更加猛烈地把过去思考的东西喷发出来,所以才有了《人生》到《平凡的世界》这样的跳跃。《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是一本好书,因为他的人物以及情节都刻画的很真实。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体验着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看后让人很受启发,回味无穷。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农村作家。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轰动全国。路遥最重要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呕心沥血之作。小说完成后,作者有一段时间甚至不能从书中回到现实世界来、连过马路也要弟弟搀扶。不久他就去世了,年仅43岁。我们永远怀念路遥先生,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永垂不朽!)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篇3
在高考之后,我第一次读了《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上了这部以平凡的农村生活为主题的伟大著作。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普通人,他们在这个荒凉的土地上贡献了一生,展现的是一个自强不息的群体的奋斗史。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千千万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从小处着眼,作者刻画出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衬托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反映人们的思想,给人以亲近,给人以启迪。但作者却在平凡故事中刻画出一位不平凡的主人公。在这部小说里,所有人物中,我最佩服最欣赏的就是孙少平。孙少平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他没有过人的武艺或超群的智慧,他也有世俗的攀比心和青年人的迷茫:这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我欣赏他的苦难的哲学,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羡慕他对生活的理解。一个出身卑微,家境极端恶劣的农村少年,一个忍辱奋进,不卑不亢的学子,又或者说,农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进,以上进求尊严。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于农田、城市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地下坑道中。田晓霞的出现,给了少平的生活更加丰富的内容。关于她的章节,我都会一遍又一遍的通读因为有她出现的时候,总会让人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还是幸福的。
最让我赏识的是,从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给我们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怎么去生活,和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少平的生活虽然很痛苦,这在别人看来不可思议的痛苦,而他却一直在默默地承受着。苦难之于人生,是幸运的还是悲惨的,也许会给另外的人带来不敢想象的命运,但是最后他把这种苦难转逛成一种心灵的财富,这种生活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虽然最终选择在煤矿工作,他觉得那就是他体现人生价值的载体。少平也是一个极为普通、极为平凡的人,而他的思想和精神又是那么的超凡脱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常常会感到世态炎凉,物是人非。所以,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向孙少平学习这种甘于平凡而又超越自我的精神。
最近又读了这本书,也看了《平凡的世界》这部电视剧,使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给我留下的不仅仅是故事,而是人生的思考,对自己命运的思考。在当下的浮躁社会中,很显然,大气凛然已经有点由于锦上添花的美而变得让人有些疲惫,但是平凡的世界不一样,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本来就是如此,这就像是一杯清水给茫茫浊世带来了几分清凉与慰藉,让在繁忙与俗物中苦苦纠缠的人们可以暂且抛下一切烦恼,可以忘记自己现今的荣辱,而回忆起曾经最为纯真最为朴实无华的那个年代,让人们懂得,即使作为一个平凡人,亦会有平凡人的人生之幸福所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爱情,家庭,社会不可能每天都会有很大的起起落落,而都是那么的平凡,似乎都有些平庸了,但这就是现实。在人类社会中,个人总是显得如此渺小,社会在进步,我们每个人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也许平凡,也许伟大。不管平凡也好,伟大也好。毕竟,我们在这个世界,努力过,也奋斗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辉煌和苦难。我相信,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不平凡的一刻。希望在我们每个人平凡的生活中,都有一个不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篇4
三月悄悄地来了,外面雨点依稀,恍惚中以为是秋的凉意。
最近一头扎进《平凡的世界》里,所有的情感体验飘向遥远的一九八零年前后,飘向深沉厚重的黄土高原,飘向那个经历了十来年四季的双水村。悄悄地走过少平,晓霞,少安,金波,兰香,润叶等等人们的命运,看着他们与贫困与命运顽强的斗争,在时代的浪潮中艰难地前行,又一次次地战胜不幸与困难,感受生活的酸苦,又饱饮爱的甘露和温暖。内心却是波涛起伏,有说不出的酸楚,却又强忍着坚强,无法平静。
就像书中说的,生活不是圆的,它始终是向前的,并不是物质富裕了,所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生活也不会是圆满的。
看到晓霞的结局,我真的忍不住痛哭流涕,真的太伤心了。更为少平伤心难过,好像艰苦生活中唯一美好有色彩的依靠消失了,曾经期盼过的美好向往一下子碎成粉末,那一点点点浪漫都没有了,内心该是多么无助和绝望啊。可是少平又是一个多么坚强的人,他更加强烈地投入劳动中,他知道唯有劳动可以麻木一切的疼痛。
我着迷于那个年代下存在着炽烈浓郁的爱。晓霞和少平之间的爱,彼此思想碰撞,相互理解,爱得热烈而又浪漫。不管在别人眼里少平多么狼狈不堪,晓霞一点也不会嫌弃,少平不愿留在双水村,他要走出来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晓霞全都理解。那天,在少平的工地上,晓霞默默帮他换了破败不堪的被单,我看得眼泪流下来。他们之间的爱让我觉得是最热烈和浪漫的。
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爱又好像特别牢固,女人可以一直在家等待着离家多年的落魄丈夫;会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痴痴等上好几年;会因为一见钟情的爱情跟着吃一辈子的苦。虽然农村女子的困境是那个时代有点悲情的结果,但又不得不为这些痴爱而感动,爱情是那个贫瘠生活中唯一温柔的一抹亮色。
故事中好像没有一个很坏的人,也没有歌颂伟人,每个人都有时代下为人的局限和狭隘,可是却又都很努力地生存着。老一辈的如田福堂,孙玉亭,文革那个年代的产物,早已习惯古老而符合那个年代的热情,当改革来袭的时候,又如何能把根深蒂固的观念一下子连根拔起呢,就让他们忧愁着他们的忧愁吧,静待岁月流逝,拂去身上的那点格格不入,老了的时候一下便会生出许多的温柔和善意。会忽而想起自己的父母,正是活在那个年代,他们也是从农民出生,看了《平凡的世界》仿佛也是回溯了他们的生活经历,对他们更多了些理解,也对他们更多了些爱。要知道,当时的生活,家庭是人最温暖的港湾。
最喜欢的是少平。他坚毅地常让我泪目。和现在的生活一对比,有时真的难以想象当时真实生活的触目,可是他显示出男子汉的坚毅,努力与命运抗争,推着巨石负重前进,充满真诚和善意,热爱知识和学习,从不放弃精神的追求,有对自己深刻的认知,从不觉得自己低贱,拥抱生活而不去抱怨生活,一次次从热浪中爬起来继续感恩而努力地生活着。因此,他也常常收获到很多女子的爱以及其他人的温暖和帮助。生活不会亏待善意和用心的人的。可是为他安排的剧情又是那么令人心酸,哎,还是挺难受的。
还有好多感人的故事,润叶、少安、秀莲、向前、金波、润生、红梅,他们一个个的爱情故事都既感人又充满酸涩。好像生活不是圆满的,爱情也不是能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圆满,人仿佛都是在失望和无奈中前行,不会让你什么都能轻易得到,总会碰到些磕磕绊绊,这些经历会让人变得越来越成熟,也更看明白了生活。所有不经意的经历都不是无缘无故存在的,它们终究构成了现在的自己。
看完书心情还是无法平静,不知道为什么很多的落寞和无奈感。都不是我要的最好的结局,却又似乎是那个时候他们最合适的安排。
平凡的人,平凡的世界,每个人都经历着最具体的生活,生活中充满着很多的未知,你永远也不知道它今后的情节,你可以不断地回首过往,但时间带着你的留恋仍然不停歇地向前走,更迭着一年四季。好好欣赏四季的风景吧,好好珍惜当下不愁吃穿的美好物质生活吧,好好爱着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抱怨与烦扰的了,都是幸福的烦恼啊。用心真诚地生活和爱吧,这已经是最好的生活了。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篇5
天地浩淼,宇宙无限,人生微不足道。人只不过是茫茫宇宙中平凡的小生命。但正因为有了这平凡的小生命,才会有宇宙的璀璨。读了《平凡的世界》让我懂得了平凡中孕育着伟大,世界就是有无数平凡人依靠平凡的劳动创造的。把每一件简单的是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一坯黄土塑造了黄土高原上千千万万个平凡的劳动者和领导者,他们都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有安于现状的孙玉厚,有敢于突破、与时俱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田福军,也有雄心勃勃、大爱无疆的孙少安,还有聪明伶俐、敢于追求真爱、舍己救人的田晓霞······这些看似平凡,却以各自的生活方式勇敢精彩地活着的人用自己的双手在平凡的人生中描绘出伟大。在这些促类拔萃的群星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外刚内柔、德才兼备、只存高远的孙少平。
他有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强。在他出外闯荡的征途中,他经历了无数次皮开肉裂的痛苦,也经历了矿场中无数次生死抉择的危险,尽管“路慢慢起修远兮”,但孙少平却没有现实中艰难的生活所压倒,而是坦然面对,用自己的坚强、执着赢得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同事的羡慕与敬仰。当揽工时,无论多苦多累,他都好不犹豫地揽下了,尽管含水淋漓,尽管被沉重的体力活折磨得遍体鳞伤,他从没放弃过也从没怨天尤人,而是越干越起劲。当矿工时,他更是表现出色。在那个随时都充满死亡危险的矿场里,每次工作都需要经过一番拼命,一不留神就有受伤的危险。那里需要吃苦、耐劳、勇敢和无畏的牺牲精神,这不是弱者的职业,要的是吃纲要铁的男子汉,而孙少平正是这样的男子汉,他几乎一天不误工,月月上满班。就这样,一个既没有闯世的经验,又没有谋生的技能,仅仅凭着一股勇气的他来到了黄原这个小城市,在此打工。后来,他有凭着这勇气去了铜城煤矿挖煤。毋庸置疑,无论是黄原打工还是铜城挖煤,孙少平所承受的苦,所撒下的泪是令人惊叹的。那么是什么支撑着他一路走来的呢?毋庸置疑,那就是坚强!
“大漠的驼铃为什么如此动听,因为骆驼带着坚强走过了漫漫风沙;戈壁的胡杨为什么如此壮美,因为那千年不倒,千年不死,千年不枯,千年不朽的神话带着坚强的品质笑傲轻狂的风暴”。坚强是铁,坚强是钢,正是坚强才让孙少平克服了人生中的重重困难,而他的坚强的背后其实有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支撑着他,那就是他从书中所获得的宝贵知识。无论多苦,只要他掀开珍贵的书本,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他就会把一切艰苦抛之脑后。所谓读书能使人明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路上只因为有书本这个人生挚友的陪伴,孙少平才会敢于超越人生的艰难险阻,披荆斩棘地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
他也有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豪情,为了追寻心中的世界,摆脱农村的小农形象,他勇往直前,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艰难,他都坚信“千淘万漉虽艰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他又有着“海纳百川,有容纳大”的胸襟,当他目睹曾经欺负过他的跛子女孩侯玉英身临险境时,他义无反顾地帮她脱离险境,当他意识到曾经玩弄过他的矿工将有灾难降临临时,他好不犹豫地挺身而出默默为他承受了即将来临的灾难,结果毁了自己的英俊容颜,但他从没后悔过。他还有着“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柔情。他对田晓霞的爱是那样的坚贞不渝、那样的缠绵。虽然他心爱的女孩为救别人而与他阴阳两相隔,但他对她的爱却有如一团熊熊的燃烧着的烈火永不熄灭······
什么是平凡?那种无目的地生活、碌碌无为、自甘堕落、听之任之的平庸者才是真正的平凡。而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之为平凡呢?坚强是平凡吗?胸襟广阔是平凡吗?志存高远是平凡吗?对爱坚贞不渝是平凡吗?非也,非也!其实,这才是真正的不平凡,所谓平凡者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