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中,语言的运用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体验,主题鲜明的作文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与观点,下面是瑞文巴巴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春节》散文作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春节》散文作文篇1
不必说红通通的灯笼、不必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白雪、不必说香喷喷,圆鼓鼓的饺子、更不必说穿着新衣服的孩子们,这热闹的春节,正踏着浓浓的年味走来。
除夕夜来到奶奶家,原本宽敞的屋子一下变得拥挤起来;原本冰冷的气氛一下热闹起来。奶奶和妈妈开始炒菜、包饺子,而爸爸和爷爷聊起了当年的陈年旧事,我们几个孩子却打闹在一起。菜很快就上齐了,明亮的客厅中的桌子上摆满了美食佳肴,让我们这些馋嘴的孩子们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时光在我们的一片欢声笑语中度过。
“守岁全家夜不眠,怀盘狼籍向灯前”。守岁可是春节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全家人吃完饺子,围在一起欢声笑语的看着春晚,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和爸爸在庭院里点燃了新年的炮竹,清脆的鞭炮声喜迎了新的一年。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大年初一,是春节开始的第一天。早晨,亦拿起一副新对联,开始除旧迎新,把旧对联撕下来,可是那旧对联好像在跟我淘气,然后死死的站在门上,不愿下来。最后,我出动了杀手锏,有水泼在门上,然后那旧对联像打了败仗一样,慢慢飘落下来。拿出那副新对联,把胶带贴上去,挂在门前,按压,大功告成。
看着这红红的对联,心里美滋滋的。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敞庐”。拜年,也是春节春节重要的一个环节。亲朋好友相互拜年,最高兴的数我们这些孩子了,磕个头,说几句拜年话,拿着红包,虽然数目不多,但是也是很开心的。大人们互相交谈,欢声笑语声传出去很远很远……
这就是春节,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
《春节》散文作文篇2
雪白,灯笼红,楹联书豪情,过年啦!!!
北国的年,在千家万户浓郁的乡土气息里揭开了红盖头,在皑皑白雪的清雅中走来,在样式翻新的大红灯笼中飘逸。年的如此采烈,一年比一年壮观。
年味,在畅谈亲情的一家人中涌出,涌出的是一年胜似一年的春潮。那缤纷独特的窗花,尽洒胸臆的楹联,爆竹散落下的纸屑红,更烘托出盎然的年的气氛;孩子们的雀跃,女人们的彩妆,菜肴的飘香,亲人们的团聚,把个北国的春节充盈的宛如人间仙境,其乐融融。
有什么能让人们感受到一年中亲情甘醇的浓烈?有什么能激发出一家人亲昵的豪情?又有什么能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那就是中华传统的习俗——过年了。
年来了,来到了年夜饭的餐桌上。人们在回忆畅想中辞旧迎新。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家庭晚餐。这顿饭,有“一尝有味三拍手,十里闻香九回头”的雅兴;是家族最舒畅,最惬意,最用心的一次聚餐,餐桌上生猛海鲜,鸡鱼蛋肉引人垂涎。但老人们念念不忘餐桌上必备的三道菜,一道鱼,象征新的一年连年有余,鲤鱼跳龙门,步步高升;一道鸡手,寓意在新的一年抓财进宝,财源滚滚;一道粉条,象征着新的一年的生活顺溜,平安吉祥。这三道菜,是老人们的心愿的寄托,是年轻人希望的所系,吃好这顿饭,就是过好了这个年,就过出了年味,老人们笑逐颜开,年轻人眉宇舒展。
年来了,来到了守岁中的夙夜里。五更分两年,前后为二岁。守岁,年长者守出的是珍惜光阴,老成厚重,儿孙满堂;年轻人守出了对父母的孝道,守出了明天美好的意蕴,守出了睿智聪颖;唐太宗守岁是“共欢新旧岁,迎送一宵中”;李白守岁是“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儿童守岁是“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守岁,人们把心灯点亮,把精气神凝聚,把梦想展望,把新的一年的财运,官运和人旺守住,把过去一年的苍凉,晦气,低迷抛弃。人呀,梦想中的希望总是美好的,倘若没有年的概念,人们也会同样的寻找出一种寄托梦想的方式,已示虔诚。
年来了,来到了人们的心坎里。人们过年,大多是讨个吉利,图个吉祥。因此,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楹联上,渴望着瑞霭佳地,吉星高照;人们把希望寄托在财神的身上,渴望五福临门,万事亨通;人们把希望寄托在鞭炮礼花上,渴望新的一年生活更加五彩缤纷;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拜年上,渴望着拜出个天地人和紫气盈门;人们把希望寄托在对弈里,渴望着买彩、炒股、打麻将逢赌必赢,赢得一夜暴富,成为大款巨商;人们把希望寄托在大地上,渴望明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们把希望寄托在走红运上,穿上红衣裤,渴望明年春风得意。
年来了,来到了福祉的天地。人们渴望着年,是渴望着年的春光无限,渴望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人生的意义更多的体现在年上。年承载着人生的梦想,是因为桃符年年新,人生岁岁更;年承载着人生的希望,是因为光阴似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年承载着人生的情爱,是因为百年好合,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年赋一岁,百年到杆头。
雪,为春节铺展了洁白的画纸,任凭人们尽展豪情,挥毫泼墨,描绘出新一年的蓝图,灯笼红,红亮了朗朗乾坤,为人们玄幻出锦绣的前景,供人们拥有,尽享。
我企盼着年的好景,我更祝愿人们好景年年有,春意岁岁新。
我钟情于雪白净神州,我更感慨着灯笼四季红。
《春节》散文作文篇3
中国人,有两个节日是要回家团聚的,一个是中秋节,一个是春节。不管走在那里,家永远是团聚的地方。而春节的团聚,主要体现在除夕晚上吃年夜饭上。一家人围坐在丰盛的餐桌旁,三代或者四代同堂,亦笑谈过往来年,诉说一年丰收,附注上小孩子们惦记着的那份心思:压岁钱、新衣裳、好零食,真是其乐融融。团聚,有着千古的亲近情结!
——题记
原来,她是打算回家过年的,女儿十周岁生日,这得为女儿过一个儿童岁满的节,而且团聚更是牵着回家的心,去年新盖的楼房还没有正儿八经地去住过呢!然而,看着自己培育起来的摆摊,而回家是舍得又舍不得,占个地方赚钱其实很不容易,半年多用心聚起来的买卖人气,也许这次回家过年就会烟消云散,大有可能被别人乘机而入,能够抢走她有笑绽花的地盘。纠结回与不回的落怀,改变着她初衷的想法,一闪过的灵念时间,已经坚定了她的决心,不回去过年了,守住这赚钱的地方要紧,等将来有了大钱,团聚也是可以把它买回来的。就这样,她早几天有过的回家想头,被赚钱的利欲捏得粉碎。
我是她的心交,常联系着,有事没事总爱每天打个电话问候。回家去过年,不回家去过年,这些都是她亲口告诉我的,不隔几日的时间,改变主意如春日气候般的快。我喜欢感觉她跟我说话的样子,勾起唇角又闭缝着嘴巴的甜笑。只要有她的笑,脸颊中间的酒窝,也会随之深深的笑起,有点调皮,又有点可爱、温柔。这次说回不回家过年的事,她也是有着如此的'笑,而让这事当玩似的随意着与我说。
守候他乡,不回家过年,让自己在别人融融嘻嘻的过年声中,借笑自恋自醉,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一抹心滋味。也许在热闹的白天不会想起,那么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会不会有乡思家想的孤独沉落,亲近里的呢喃会不会招魂流泪。赚钱,确实能胜过团聚吗?那怕回去吃顿年夜饭再离家走回。难道说,这一晚上的时间,就能糟蹋掉来年的生意吗?也许如你所说,是为了买上将来更好的团聚。好吧,让我的情魂陪你度过今年的春节!
《春节》散文作文篇4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中最隆重的一个。在这个节日里,大家可以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放鞭炮、拜年、领压岁钱……
还记得那个大年三十,一大清早就有许多人在外面放鞭炮,“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从大清早一直到了傍晚六点还是没有间断。
六点多一点,我们全家人都来到了奶奶家吃年夜饭。我向厨房望去,只见奶奶把准备好的食材都拿了出来,有新鲜的鱼、鲜嫩的肉、嫩绿的蔬菜……十几分钟后,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鱼“登”上了饭桌,我迫不及待地向鱼夹去,可爸爸拦住了我,说:“要让长辈先吃。”我点了点头。这时,奶奶又端出一大盘色泽诱人的红烧肉过来了,伴随着香气扑鼻而来,馋得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竖起大拇指对奶奶说:“奶奶,您真是我们家的大厨师啊!”我的话逗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菜上齐了,我终于可以品尝美味佳肴了。
吃完了饭后,我和小伙伴们“全副武装”,大家都带着一大袋各式各样的鞭炮到家门口玩。我说:“不如先玩这个小鞭炮吧。”小伙伴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呀,好呀!”我拿起打火机,点燃了导火线,大家赶紧向四面八方散去,之后便传来了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声音。紧接着,我把一个快爆炸的擦炮向小河扔去,“轰”的一声,水面上溅起了几朵美丽的水花。我又向石板小路扔了一颗,可是过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响,我想过去看看是什么情况,心里却十分恐惧,心想:万一刚过去它炸了,我就完了。结果刚向石板小路挪动几步,突然“砰”的一声巨响,吓得我脸色苍白。可气的是小伙伴们却在那捧腹大笑起来。
到了八点,我往家里跑去。刚走进家门,妈妈向我走过来,一边递给我红包,一边说:“孩子,祝你新年快乐,学习进步。”我接过红包,心里美滋滋的。我也对爸爸妈妈说了几句祝福语,虽然表达不是很流畅,但是我想爸爸妈妈已经收到我的心意了……
光阴飞逝,春节很快就过去了。我真期待下一年的春节能变得更加热闹,有的欢声笑语。
《春节》散文作文篇5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们迎来了春节。今年春节我们提前回到奶奶家,除夕之夜,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好不开心。团圆饭过后,我们几个小孩决定包饺子给大家吃。过年包饺子本来是北方人的习俗,但今天我们也兴一兴这个习俗。
一开始,哥哥和面,姐姐准备肉馅。看着哥哥用力的来回揉压面团,我们也跃跃欲试。但是他觉得我们太小,不够力气,就没让我们掺和。到面和好后,他却犯难了——原来他试做的几个饺子皮根本不象饺子皮的样:有些又大又厚,有些又太小太薄。这时,我跳出来说:“让我试试!”我心里想,哥哥力气大也是个麻烦,这下可以看我的了。我先从大面团里分出几份小的,然后用擀面杖开始擀,不快不慢,不轻不重。不久,那一团团小面粉在我手下成了一块块形状相近,厚薄适中的饺子皮。哥哥看着这些圆圆的饺子皮,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刚好,姐姐从厨房里端出准备好的饺子馅,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决定边做饺子皮,边包饺子。于是,一边,弟弟帮我把面团分成一小份一小份,我只负责擀饺子皮;另一边,哥哥姐姐也在合作,一人放肉馅一人用饺子器包饺子。由于他们那边用上了饺子器,包饺子的速度很快,一开始我们这边还差点跟不上。可是我们也不甘示弱,我找出一套擀饺子的更好方法,加上弟弟的帮忙,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后竟然还超过了他们包饺子的速度。
等所有面团都擀完,一共包了六十多个饺子。水一烧开,我们就把饺子一个个下锅。之前我们还担心饺子下锅后会煮烂,那样我们花的工夫就会白费。但这些担心是多余的,饺子出锅了!不仅没有烂,而且一个个圆鼓鼓的,香喷喷的,令人垂涎三尺。我们把饺子分好,配上热汤,端给大人们吃。他们一个个都夸口称赞,我们的心里也乐滋滋的!
经过今天这次包饺子,我知道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知道了父母平常的辛劳,更明白了只有劳动最光荣。
《春节》散文作文篇6
又一个新年来临,似乎少了些许期盼,多了几分落寞,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车水马龙的街道,不禁想起小时候的过新年。有关年的记忆是零散的,却也是深刻的。
记得小时候,从农历11月开始,有的甚至更早就开始杀年猪,那时农村家家都养猪,杀猪这天请很多人帮忙,早晨就开始忙活,一群人有说有笑很是热闹。结束时主人都要做一顿丰盛的饭菜招呼客人,肉除了当天吃的以外,其余的全熏制成腊肉,用于来年食用。那时候谁家有事,村里人都会去帮忙,没有多么富足的物质生活,但都很快乐。
每逢春节前,我家如同所有家庭一样,办年货是重中之重,除了要买很多吃喝用具外,母亲从月中旬开始就自己手工做豆腐,豆芽,灌香肠,豆腐干。那时一到晚上,家家都烤着炭火,我们是个大院子,邻里之间都喜欢串门,许多人围坐在一起,话家常,说笑玩笑,讨论这家的羊杀了几条,那家的猪肉有多肥,红红的炭火将每个人的脸映的.红彤彤的,腊肉被熏得滋滋冒油,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wifi,甚至连电视也没有几台,有的只是村里人简单的幸福,知足的快乐。
而对我们孩子而言,尤其是我,最期待得是过年的新衣服,每年除夕,母亲总是会给我换一身新衣裳,无论贵贱,无论样式,至少是新的,那时我们穿着几十块钱的衣服,内心却是欢呼雀跃,满心欢喜,然后我们会迫不及待的打着灯笼和小伙伴一起挨家挨户串门,我们甚至一整夜不睡觉,就只是觉得年三十太宝贵了,岂能将时间浪费在睡觉上。
除夕的前一两天是家家户户蒸馍的日子,花卷,包子,还有花馍馍,母亲很在意这一次的馍,记得她说过年的馍蒸的好坏关乎第二年的运气,馍发的好,来年就会兴旺发达,现在看来这些虽然没有道理,却也寄予了一个女人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小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慢,从放寒假就开始期盼过年,一天天倒数,终于等到年三十了家家张灯结彩,接下来就等团圆饭了,我们一大家子(爸爸的弟兄们)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丰盛的饭菜虽然平时偶尔也吃,但是在这样的日子里,似乎连味道也变得更可口了呢。现在想来小时候喜欢过年,期盼过年,其实不是为了吃好吃的,穿新衣裳,而是因为亲人的团聚,是喜欢过年热闹的气氛。
尽管那时物质匮乏,但内心的小幸福多到爆表,一件件年货,一份份平安,一桌桌饭菜,一家家团圆。而今,各种花样的食物,玲琅满目款式新颖的衣服,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不变的是心中对于团圆的那份期盼。随着一年年的成长,让我更加懂得珍惜拥有的幸福,更加珍爱家人、朋友。
《春节》散文作文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