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秀的观后感能够引导观众在细节中发现作品的深层含义,激发思考的兴趣,观后感的撰写能够帮助观众更深入地思考作品中的,从而揭示其核心意义,以下是瑞文巴巴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观后感篇1
2月20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20时整,闭幕式开场表演《点亮》开始了。孩子们手提雪花花灯,以元宵节闹花灯的传统,点亮了场地上的“冬”字会徽。全体起立,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场地上出现了巨大的中国结图案,旗手们手持参加本届冬奥会的91个代表团旗帜步入场内。《欢乐颂》经典乐曲响起,运动员代表入场,全场观众用掌声和欢呼声,向体育健儿们表达热烈的祝贺和由衷的敬意。
大屏幕播放短片《2024,有我!》,再现运动员们奋勇拼搏、激情飞扬的.精彩瞬间。随后,为越野滑雪女子30公里集体出发(自由技术)项目和越野滑雪男子50公里集体出发(自由技术)项目的获奖运动员颁奖。一张张志愿者真诚的笑脸在大屏幕上不断呈现。新当选的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代表全体运动员,向6名志愿者代表致敬,表达对广大志愿者的诚挚谢意。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创了“向志愿者致敬”这一环节,并从此成为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传统。本届冬奥会期间,数万名志愿者热情服务、辛勤付出,赢得了普遍赞誉。
大屏幕播放国际奥委会短片《信念的力量》,生动展现了“更快、更高、更强、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盛会即将结束,又到了分别的时刻。中国古人常折柳送别,寄托思念之情。365名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普通人手捧柳枝,汇聚在场地中央,代表一年365天的.思念。白色的光束从场地中央亮起,形成一座光的丰碑,承托起主火炬“大雪花”。大屏幕播放短片《2024,有我们!》,记录下冬奥会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场景。
202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观后感篇2
20时20分起,9部短片相继穿插式在“鸟巢”的大屏幕中精彩上演。每一帧画面,都呈现着这些天来的精彩瞬间、感动瞬间、温暖瞬间。在这些日日夜夜中,北京冬奥会为世界留下一份无与伦比的美好。这份美好,就在奥运村猎猎作响的参赛代表团旗帜前,在主媒体中心前高耸的`“玲珑塔”前,在张家口“雪长城”赛道上的奥运五环装置前,在冰面上、雪道上,高空之中、山巅之上。北京冬奥会所创造的历史,将长久镌刻在历史当中。冬奥会期间,从赛事安排到场馆运行,从防疫工作到保障服务……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中国不负期待,为世界贡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谢谢!中国!”“祝贺!中国!”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大声言谢。现场的观众、工作人员、志愿者,则以一轮又一轮欢呼回应。“我迫不及待地想回到中国,想在中国到处转转。”美国运动员特莎·莫德在回国之后,仍表示对2024年的中国之旅念念不忘。
尽管无缘奖牌,但波黑选手米尔扎·尼古拉耶夫收获了满满的美好记忆,“在奥运村,无论何时,我遇到的每个工作人员都是微笑着的,让我感到如在家中!”
天下一家。从一次次点赞、一声声认可当中,我们看到中国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的行动力,也看到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
作为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之后举办的首个冬奥会,北京冬奥会更奏响了全人类团结和平友爱的乐章。
今夜,对于未来,我们满怀期待。
202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观后感篇3
2024年冬天我们在中国北京将迎来冬季奥运会和残奥会,我非常高兴,到时候奥运会上的两个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也会来到我们身边,听它们的名字是不是就很可爱。“冰墩墩”和“雪容融”它们是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宝宝。
冰墩墩形象友好可爱,憨态可掬,深受各国人民,尤其是各国青少年的喜爱。冰墩墩名字中的“冰”象征纯洁、坚强,“冰”也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冰墩墩的设计现代时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丰富的形式,智慧的内涵,多彩的风格。
雪容融形象来源于灯笼。灯笼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有着20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它是欢乐喜庆节日气氛和“瑞雪兆丰年”美好寓意的完美结合。雪,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的特点。容,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通过残奥运动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冰墩墩和雪容融两个小朋友还没有长大,还需要去学习更多新的知识。它们两个也不在一所学校。冰墩墩每天早上早早的穿衣起床、吃早饭准备上学,在学校是一个三好学生。学校每天都有晚自习,晚自习下课后都很晚了,冰墩墩怕黑,每天晚上下晚自习后都忐忑不安、战战兢兢的回家。
雪容融因为父母工作调动,转到了和冰墩墩同一所学校,两个人还成为了同班同学,很快两个人成为了好朋友,建立了纯洁的友谊。它们都彼此的很信任对方,从不欺骗对方,一旦对方有需要帮助的.都会全力以赴,就像夏洛和威波尔一样。雪容融知道冰墩墩怕黑,就每天下晚自习后陪伴它一起回家,把冰墩墩送回家后,自己才返回另一个方向的家中。冰墩墩在雪容融遇到学习困难时,不耐其烦的反复为它讲解问题。两个好朋友就是这么互助互爱,快乐成长着。
纯洁的友谊帮助人们克服各种困难,成长进步。珍惜我们身边纯洁的友谊,珍惜我们身边纯洁的朋友,我们像冰墩墩和雪容融一样互助互爱,大家一起战胜困难,一起成长进步。
202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观后感篇4
从最开始,如同记忆被唤醒一般,我们又回到了“那一片雪花的故事”。一朵朵小雪花,逐渐有了温度,逐渐汇聚,成为了温暖人心的力量。
而之前,我们所期待的中国元素,从逐渐汇聚而成的丝带成为了真实,象征着吉祥团结的中国结,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找到了熟悉的记忆,从二十四节气到十二生肖,让人拍手叫绝!这个象征着国际大家庭的中国结,真的是让惊叹!张艺谋导演,不愧是你!
而随着这次运动盛会的主角――运动员们的进场,张艺谋导演也确实为我们兑现了承诺:这是一次热闹的大派对!不但全场再次成为“羽绒服展示大会”,运动员们更是放飞了自我,活蹦乱跳让场控直喊了两次“请运动员们赶紧入座”,真是太欢乐了!
看了下时间,运动员的放飞让整个闭幕式延长了15分钟的样子,不愧是自由放飞的他们!
另外,即便连入场时的舞美效果,都达到了美学的极致,多色中国结象征着全球各国人民,格局打开到无限大!
闭幕式中,有很多仪式类的项目,其中的一个仪式,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说奥运会是属于全部人的一场盛会,如果说以前我们总是将目光聚焦在运动员身上,那么这次,志愿者们真正的'走到了台前,让我们记住了他们默默付出的辛苦。
幕后的英雄们首次来到闭幕式会场,他们的付出值得我们看到,他们的辛劳值得我们感谢,而这次冬奥会闭幕式为他们留下的这一席,是真正的大爱。
如果说整场闭幕式最大的泪点,真的是这首《折柳送别》,真的一瞬间泪点拉满。
从萌生的春草到赠别的垂柳,我们不知道外国友人们是否感受到了这种独具东方文化韵味的送别方式,但是这一刻的感动,已经永远铭刻在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惜别、盼归,即便今日一别,日后定有相会之时,到得那时,再举杯共祝,把酒言欢。
来时迎客松,归去赠折柳,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浪漫。
202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观后感篇5
闭幕式第一个开场节目是《点亮》,延续开幕式“一朵雪花的故事”,讲述“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
一朵大雪花从鸟巢上空缓缓降下,一群孩子们提着暖黄色灯光的雪花灯笼在冰天雪地中嬉戏。
每个灯笼里都承载了北京冬奥之火,微火虽微,在孩子们的心里,却可以点亮世界。
每一朵雪花,也代表着一个奥林匹克运动员的参与,雪花灯笼里的微火永续传承,一闪一闪,温暖世界,照亮前程。
本届冬奥会开闭幕式整个地面舞台系统施工面积约21000平方米,由4万多块屏幕组成了10522平米的超大地面显示屏。
其中地面显示系统作为开幕式演出显示系统和表演舞台,承载了开幕式60%以上的演出创意,是目前世界最大的led三维立体舞台。其实际分辨率达到14880x7248,接近4个8k,可以完美呈现裸眼3d效果。
在孩子们的脚下,一个巨大的北京冬奥会会徽逐渐成形,光影闪动,随着会徽被点亮,世界瞬间变得五彩缤纷。
升国旗、奏国歌仪式后,12辆晶莹剔透的冰车驶入场内,这些冰车采用了十二生肖的造型。小朋友们登上冰车,在冰面上滑出一道道冰痕。
紧接着,无数条红丝带从四面八方飞入鸟巢,将雪花火炬台装点成巨大的红色中国结。
巨型中国结由数字ar(增强现实)技术生成,ar能在现实世界中展现出原本不存在的虚拟物体,以超高精细度形成逼真的视觉效果,看起来就像真有一个巨大的实体中国结悬于上空。
据悉,中国结的设计汲取了多个中国元素,有景泰蓝、青花瓷、丝绸、红丝带以及雪凇和雾凇。
场内冰车滑动的'痕迹也逐渐变化,形成一个更大的、象征吉祥团结的中国结。
这是一种充满中国哲学思想的工艺。每一根丝带可以独立成结,许多根不同丝带也能共同编织,编成之后,每每与共,如同人类共同体的构建,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需要所有的人共同建设。
在中国结连接的世界中,91个代表团旗帜与运动员入场,大家伴随着现场音乐的节奏,在场地中央挥手、跳跃,拉着手转圈跳舞。
202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