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一个周密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的灵活性能够应对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以下是瑞文巴巴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活动方案最新7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活动方案篇1
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小小的餐桌上传承了中华民族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为了进一步提高师生文明素质,树立“粒粒皆辛苦”的理念,向全园师生大力普及餐桌文明知识,推广餐桌文明礼仪,提高文明用餐素质,全面营造文明节俭的良好社会风气。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不剩饭不剩菜
二、宣传口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三、指导思想:
以“不剩饭、不剩菜,文明餐桌、以俭养德”为主题,以提高广大师生文明健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强化“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营造和谐文明的用餐氛围,把精神文明融入全体教职员工和幼儿的日常生活,落实到对幼儿用餐节俭安全和卫生健康的追求上,把俭以养德、俭以养性、俭以养身的理念变成广大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营造文明用餐、安全用餐、健康用餐、节俭用餐的餐桌文化。
四、组织领导:
组 长:孙锦萍
副组长:刘娜、吴晓琴、张秀莲、贺月梅
成 员:值班人员及各班级教师
五、行动目标:
以幼儿园食堂为重点,开展文明餐桌创建活动,引导师生从文明餐桌细节入手,切实做到:节俭用餐——不剩饭菜——少盛勤添——吃多少盛多少:安全用餐:不用地沟用,不用变质食品。
六、具体措施:
1.教职工:
广泛开展“文明餐桌行动”的宣传和日常的教育工作,提醒教职工注意节俭、讲究卫生。
(1)要求老师在盛饭的过程中要少盛勤添、吃多少盛多少。不让幼儿吃汤饭、冷饭。
(2)班子成员轮流抽查班级文明用餐情况。(包括洗手、餐前准备、餐中、餐后的组织)
(3)利用晨间谈话时间,以班级为单位发放活动倡议,争取将“文明用餐、节俭惜福”的思想通过孩子传递到千家万户,使“文明用餐、节俭惜福”的思想落实到每一位孩子的家庭生活中去。
(4)食堂能根据营养需求,低油低盐饮食,提供幼儿营养合理的菜单,合理搭配菜品。
2.幼儿:
(1)通过生活活动等环节,渗透“节俭用餐、卫生用餐、安全用餐”的好处,教育幼儿节俭饮食不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浪费,而且有利于身体健康。
(2)幼儿用餐时加强指导和检查,注意用餐工程中的安全。
(3)利用幼儿园“餐前谈话”等讲清“剩菜是地沟油主要来源”,社会上发生的饮食中毒事件等,提高幼儿的饮食安全。
3.教学活动
(1)利用教育教研、图文并茂的课件对全体师生进行以“绿色饮食,健康生活”为主题的思想教育,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⑵发倡议书:利用接送孩子时间,以班级为单位,将“绿色饮食,健康生活”的思想通过幼儿传递到千家万户,使文明餐桌行动落实到每一名幼儿的家庭生活中去
(3)教育幼儿吃多少盛多少,用餐不剩菜、不剩饭;讲营养,不挑食;讲秩序,不喧哗;讲究卫生,注意形象,文明用餐。
4.家长:
通过多种途径(如:家长园地、微信群、qq群)等,将“餐桌文明”的理念传达给家长,并带入家庭,影响更多的家庭参与进来,扩大幼儿园教育的辐射作用。
文明从衣食住行起步,幸福从身边小事做起,文明餐桌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新的饮食观念,与文明握手,向陋习告别,为共建文明的示范幼儿园加油!
中班活动方案篇2
目标:
1、通过制作鸡蛋面、亲子表演、亲子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家长感觉到节日的来临,共同分享节日的欢乐。
2、体验亲子合作表演和游戏的乐趣,进一步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与家长一同体验新年的快乐。
3、家长又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机会,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4、乐意与同伴一起参加表演活动和游戏活动。
准备:
环境准备:
炊事活动:班级布置成4—6个炊事区域
游戏、表演活动:将桌子摆成u字型,分为4—6个方阵
材料准备:
炊事活动:
幼儿园准备:面粉(幼儿120人,家长120人)、生鸡蛋(120个)、 面盆18个(每班6个)、大托盘18个(每班6个)
要求:在烹饪鸡蛋面时加入配料(青菜、香肠、木耳),制作成三鲜面。
家长准备:自带小碗、筷子、擀面杖和新年礼物一份
游戏活动:
幼儿园准备:鱼皮花生2大袋,充气锤9个
班级准备:占圈(圈30个,游戏音乐)
2人抛接玩具(毛绒玩具20个,筐10个)
套圈比赛(套圈50个,套圈柱5个,小礼品若干)
人员安排:
一位家委会和一名热心家长
配班教师和孩子一起布置班级新年环境及现场摆放;保育教师负责准备炊事材料和用具,并进行收拾整理场地。
炊事活动时每个区域由2位家长负责
全程照、摄像各一位家长。
过程:
开场舞:《欢乐中国年》(师幼集体舞)
主持人致欢迎词和新年祝福词,宣布活动开始。
全体成员大合唱“让爱住我家”
炊事活动:香喷喷的鸡蛋面
家长与幼儿分为4—6组,每组推选一名家长代表作为负责人。
主持人介绍材料和操作要求
家长与幼儿分组操作
将制作好的鸡蛋面送入厨房进行加工
游戏表演活动
(1)竞赛游戏活动:青蛙呱呱呱
(2)竞赛游戏活动:占圈
6、幼儿交换新年礼物
7、家长与幼儿共同品尝鸡蛋面
中班活动方案篇3
活动地点:
中班各教室
活动策划:
中班组全体教师
活动范围:
中班年级组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通过活动体验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的乐趣。
3、激发幼儿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程序:
1、年级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准备:
商量活动流程、准备材料、组织形式。
活动名称:
五月五过端午活动形式:各班通过向家长发送短信告知家长这一活动,再每班开展走进端午活动。
活动材料:
粽子、视频、课件等。
2、各班组织全体幼儿开展活动。
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看课件师:端午节在什么时候?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了解包粽子的流程、习俗。观看视频。
师:粽子是怎样做的?需要哪些原料?为什么会有端午吃粽子这一习俗?
教师介绍粽子,让孩子介绍自己吃过什么样的粽子什么馅的粽子。
幼儿欣赏、学习民歌“五月五过端午”。
手工制作彩粽。
3、在“家园橱窗”或“网站”向家长介绍此次活动,请家长继续和孩子讲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活动反思:
为了让小朋友了解“端午节”这一中国的传统节日,激发小朋友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我们小班组在五月二十七日这天,开展了“走进端午”活动。活动中,我们通过故事向小朋友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了解了“屈原”的英雄事迹。同时又用形象生动的课件向小朋友介绍了端午节的.习俗,有挂艾叶草、挂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等。小朋友还和粽子来了个亲密大接触,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剥一剥、尝一尝,他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粽子,知道粽子形状各异,里面的馅料很丰富,粽子的味道也很好吃,还了解了包粽子的方法。小朋友们还举行了“赛龙舟”比赛,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们齐心协力,让龙舟快快地航行起来,而“小观众”们也热情澎湃,都为“小运动员”们加油鼓气。最后活动在分享粽子中落下了帷幕。相信这次活动一定会给小朋友留下美好的回忆!
中班活动方案篇4
活动名称:风筝飘呀飘(艺术游戏)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称的方法制作风筝。
2、愿意与他人一起做风筝,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3、体验和老师、爸爸、妈妈放风筝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不同造型的风筝,各种风筝图案。
2、绑紧的风筝骨架、剪刀、纸、彩笔、线等。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对称的方法制作风筝,体验放风筝的乐趣。
难点:对称的方法难掌握。
活动过程:
1、请幼儿交流经验,回忆放风筝的快乐:
——“你放过风筝吗?喜欢放风筝吗?有什么地趣的事情可以告诉我们大家?”
2、组织幼儿讨论“怎样使风筝飞起来”:
出示不同造型的风筝,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
——“这些不同造型的风筝,为什么都能飞起来呢?”教师归纳小结。——“风筝要飞起来,要有骨架,还要左右对称。风筝的尾巴要能保持平衡。”
3、父母和幼儿一起制作风筝:
?请幼儿在父母协助下制作风筝。引导幼儿挑选喜欢的颜色和图案制作风筝面,在画纸上画出风筝的图案,剪下,然后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后在架子上贴上风筝面。
4、向幼儿讲解制作要点:
要根据骨架,剪出对称的大小适合的风筝面。将骨架与风筝面黏合紧密。请幼儿到室外放飞自己制作的风筝,试验一下能否飞起来。引发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风筝可以飞起来,有的不行?原因是什么?
5、放飞风筝,体验快乐
幼儿自由玩风筝,教师观察幼儿放飞风筝的方法。请个别幼儿和家长示范,教师讲解动作要领:要让风筝飞起来,一定要跑得快。幼儿再次放风筝,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时间持续的长短及出汗情况,提醒幼儿及时脱去外衣。
中班活动方案篇5
一、教育价值
1、大自然天地广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孩子在大自然中游玩,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
2、大自然是一座知识宝库,孩子置身于大自然中可以学到无数的知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愿望。
3、春暖花开季节,大自然气象更新,树木披上了绿装,地上长出了嫩草,各种花儿竞相开放,不仅可以使孩子身心愉悦,充分领略大自然的春景,而且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让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找出春季各种景物的变化。
二、活动时间
xx月xx日——xx月xx日。
三、活动方案
1、和春姑娘对话。
本着以爱护花草数目的主题,老师教导班里的孩子要爱护花草树木,用稚嫩的双手送出自己制作的“爱的卡片”。一路嬉闹声源源不断,他们发现了春天的气息。
感受春天动、植物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捕捉春的气息,探索春天的秘密,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感受着这春季带来的快乐心情。
2、赏花游春插柳忙。
孩子们通过到户外赏花、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欣赏着这春天绿色的美,孩子们活泼的身影带着亲手折叠的一只只纸鹤翩然起舞,把爱护地球妈妈的纸鹤送给叔叔阿姨,让她们一起来爱护地球妈妈,”孩子们将寻找着春天的脚步,观赏公园里的各种花,分享着这绿色带给他们的快乐。
3、放飞心情和希望。
通过孩子们带来的风筝,在和老师们一起放飞的同时。让幼儿了解风筝的种类及结构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幼儿放风筝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活动能力。让幼儿自己总结初春的景色,并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简单描绘,如:春天里,有花、有草还有小鸟。春天里,有小河流水、有小蝌蚪还有小蜜蜂采花蜜等,还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对春天的美好印象。
注:
1、各班可以参照方案,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安排假日前的时间进行。
2、做好踏青的准备工作。(踏青前应和孩子商量到什么地方去,最好选择春季景象特征比较明显的地方。)
3、踏青过程中要对孩子进行启发提问,让孩子发现大自然的美,发现春季自然界的变化。如家长可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春天到了,树上、地上有什么变化?”“太阳照在身上怎样?”“人们穿的服饰有什么变化”等,这样孩子在寻找春季变化的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其观察能力。
4、踏青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孩子走累时,应让其适当地休息,补充一点能量。如果和孩子一起进行体育活动,也应注意运动量,不能让孩子过度疲劳。
5、踏青结束时,应和孩子进行一次谈话,让孩子讲讲踏青的所见所闻及其自己的感受,这样有助于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另外,还可以让孩子用各种美工手段表现对春天的认识,如绘画春季的景观,折出春天的花草,用泥塑造春天的花草等等,这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艺术素养。
中班活动方案篇6
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1、结合母亲节,让孩子们了解母亲在孕育,照顾自己的一些辛苦故事
2、通过游戏,感受到妈妈给予的爱,增加母子、母女之间的深厚感情活动流程:
一、母亲节的由来
(1)幼儿了解母亲节的由来。
(2)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
(3)培养幼儿对母亲节的关注与感恩母亲的情感。
制作调查表(1)对妈妈制作一份调查表,更加的了解妈妈。
二、能在集体中,根据调查表介绍自己的妈妈。
三、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聊聊爱妈妈的话题。
(2)学习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受到妈妈给予的爱,增加母子、母女之间的深厚感情。
四、亲子制作:为妈妈制作一份礼物,表达对妈妈的祝福。
(2)体验母亲在孕育时,照顾自己的辛苦。
五、展示妈妈做的是食物,请幼儿介绍自己妈妈做的是什么食物。(一定是妈妈亲手做的`)
(2)与同伴一起分享妈妈做的食物。
(3幼儿为妈妈表演一个节目。
温馨提示:
请各位妈妈们在5月13日带一份自己制作的食物来参加活动,我们一同分享母亲节的喜悦。
诚挚的邀请您参与活动,留下难忘的回忆!
中班活动方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装扮新年环境,增添新年氛围。
2、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1、剪刀、彩色纸、彩带、气球、打气筒、胶水、卡片。
2、背景音乐《新年好》。
三、活动重难点:
装扮环境的方法和操作方法。
一、出示装扮新年环境的各种卡片或课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各种醒目、温馨、快乐的节日环境,激发幼儿装扮新年气氛的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卡片上的环境是用什么材料装扮的?想想还有什么材料可以用来布置新年环境。
二、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布置新年环境
1、教师出示气球,引导幼儿探讨,气球该放到教室的哪个位置?要什么东西才能把气球固定起来?
2、幼儿说出要绳子可以把气球固定起来,这时教师出示彩带,引导幼儿探讨,怎样使我们的教室更漂亮?
提示:教师要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将彩带用到适合的位置。如可用做好的彩带系到吹好的气球上,然后挂到教室的天花板上,这样教室上空就会飘起漂亮的彩色气球,还垂掉下来好看的彩带。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室的环境,指指窗户,让幼儿说出用窗花装扮窗户,才更显新年气氛。
4、教师出示已剪好的窗花,引导幼儿学剪窗花,引导幼儿小心打开剪好的窗花,贴到窗户上装饰新年环境。
提示:
1、贴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2、幼儿在装扮新年环境时,播放《新年好》的音乐。
三、欣赏新年环境,体验成功的喜悦
1、教师带领幼儿欣赏刚装扮好的新年环境,让幼儿逐一介绍自己装扮的环境,留下操作的足迹。
2、欣赏环境完毕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收拾教师,活动结束。
四、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运用学到的装扮新年氛围的方法装扮家里的新年环境。
2、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照相,留下孩子成长的足迹。
中班活动方案最新7篇相关文章: